Django的ManyToManyField(多对多)讲解

一、前言

下面的讲解都基于三张表:student(学生表)course(课程表)student_course(学生课程中间表)

功能描述:有多个学生和多门课程,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


它们的表结构如下:

student 学生表

字段 说明
id 学生id
student_name 学生的姓名
course 学生选修的课程(多对多)

course 课程表

字段 说明
id 课程id
course_name 课程名

student_course 学生课程中间表

字段 说明
id 中间表id
student_id 学生id
course_id 课程id


二、创建多对多关系表

1. 自动创建

1)通过django的ORM迁移功能可以方便自动的建立多对多关系:

class Course(models.Model):
    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course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class Meta:
        db_table = 'course'
class Student(models.Model):
    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student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course = models.ManyToManyField(to=Course)

2)在项目目录下,依次执行如下迁移命令:

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
python manage.py migrate

3)迁移成功的话,就可以在数据库中看到这三张表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手动创建

删除student表的manyTomany字段,然后手动创建中间表的orm模型即可:

class Course(models.Model):
    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course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class Meta:
        db_table = 'course'


class Student(models.Model):
    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student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class Meta:
        db_table = 'student'


class StudentAndCourse(models.Model):
    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student = models.ForeignKey(to=Student, on_delete=models.DO_NOTHING)
    course = models.ForeignKey(to=Course, on_delete=models.DO_NOTHING)

    class Meta:
        db_table = 'student_and_course'

三、多对多的使用

1. 前期准备

我们先为学生表创建一个学生,姓名为:曲鸟 ,学生ID为: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添加多对多数据及关系

1)创建单个新数据并建立关系

添加一个名为语文的课程并与曲鸟建立多对多的关系:

student=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student.course.create(course_name="语文")  # 创建名为语文的课程并建立关系

通过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只要student是模型的Student对象,就可以直接创建数据并建立关系,所以将之前查询学生的代码:

student=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改为下面这样也是可以的:

student=Student.objects.filter(id=1).first()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当然,新创建一个学生再新建课程进行关联也是可以的:

student=Student.objects.create(student_name="张三")  # 创建名为张三的学生
student.course.create(course_name="数学")  # 创建名为数学的课程并建立关系

2)创建多个新数据并建立关系

如果直接使用批量添加数据(bulk_create)方法,是无法建立多对多的关系的。

如果非要批量创建并建立关系的话,可以再批量创建数据的时候指定主键值,然后通过set方法进行关联:

student = Student.objects.filter(id=1).first()
set_list = []
a = 7
for name in ['体育', '美术']:
    set_list.append(Course(course_name=name, id=a))  # 手动指定id
    a += 1
aa = student.course.bulk_create(set_list)  # 返回给aa的是一个列表,里面的元素为Course对象
student.course.set(aa)  # 通过set方法进行关联关系的建立

3)多对多建立关系add和set的区别

3.1 add

add接收一个Model对象,用于在原来存在的关系上进行单条多对多关系的建立 (如果add的多对多关系原来已经存在了,则保持不变)

student = 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course = Course.objects.get(id=7)  # 查询id=7的课程
student.course.add(course)

如果想基于原来存在的关系,批量增加新的多对多关系,则可以这样写:

student = 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course = Course.objects.all()  # 查询所有课程
student.course.add(*course)

3.2 set

set接收一个List,List里面的元素为Model对象,用于多条记录的多对多关系建立 (如果已经存在了多对多关系,则会删除原来的关系,重新进行建立)

student = 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course = Course.objects.all()  # 查询所有课程
student.course.set(course)

3. 删除多对多数据及关系

1)仅删除关系

1.1 删除单个关系

student = 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course=student.course.get(id=7)
student.course.remove(course)

1.2 删除部分关系

student = 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course = student.course.filter(id__in=[6, 7])
student.course.remove(*course)

1.3 删除所有关系

student = 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student.course.clear()

2)删除关系并删除数据

2.1 删除单个

    student = Student.objects.get(id=1)  # 先通过学生id找到曲鸟这个学生
    student.course.filter(id=6).delete()

2.2 删除部分

student.course.filter(id__in=[6, 7]).delete()

2.3 删除所有

student.course.all().delete()

4. 修改多对多数据及关系

可以通过上面讲的新增关系和删除关系相结合进行修改的操作。


5. 查询多对多数据及关系

1. 正向查询

查询所有

student.course.all()

因为它就是model对象,所以所有model使用的ORM关键字都可以使用例如:filter、values等,这里不再举例。


2. 反向查询

例如想通过课程去查有哪些学生选修了,在查询时加入set关键字即可:

course=Course.objects.get(id=1)
data=course.student_set.all()  #加入set关键字
print(data)

输出结果

<QuerySet [<Student: Student object (1)>]>

注:对于上面讲的增加、修改、删除中,也同样可以使用反向查询进行操作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