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正在吞噬世界,TDengine正在吞噬物联网

软件正在吞噬世界,TDengine正在吞噬物联网

涛思官网的博客中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技术大牛输出的内容,大多根据自己实际项目需求以及在那个时候遇到TDengine这么一件优秀利器在诸多比较中最后认可TDengine、认可涛思团队的努力和支持从而输出的内容,我因为关注了涛思公众号以及有几位涛思团队的微信,几乎他们每更新一篇内容,我都会看,都非常赞。

这篇文章不涉及任何技术的细节来说TDengine,只是从自身所思所想的维度来表示对TDengine、涛思团队开源这么一件优秀产品的感谢和反馈。以下,engoy。

记得看过一个Elon Musk接受采访的视频,其中谈到某个问题的讨论后Elon引申出说“公司是什么?”

“公司是一群优秀的人的集合,他们在一起创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By Elon Musk

我认为涛思团队在陶总的带领下也的确是这样的:顶尖的人才、顶尖的心态、顶尖的产品。

我个人从事跟物联网相关的行业10年了,上家公司做的是工业级通讯设备,骨子里的DNA是一家硬件厂商,我当时工作主要是跟工业自动化行业打交道,做的是给各种PLC进行联网的方案,现在行业普遍叫IIoT物联网;后来从公司出来后,我想成立个小团队来自己打造软硬件整合的“用户体验”,核心理念是想把To C的那种基于用户体验的迭代带到To B的基于合同迭代的行业现状里来,希望能像小米当年干MIUI的那股劲儿来在如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突围出来一条路径。

简单描述一下公司的产品

产品:一个软硬件整合的IIoT物联网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把“摩拜共享单车/智能电动车 ↔ 云平台 ↔ 移动端应用”的这套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已知方案复制到工业自动化对应的行业场景来就好理解了。
硬件:放置在工业现场和plc连接的mqtt网关;主要采集现场PLC数据并以mqtt协议上报给云平台;
软件:云平台+PC web & 移动端微信小程序;

客户是谁?IIoT方案为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价值?

客户:To B;工业自动化行业的OEM设备制造商/集成商/最终使用设备的客户群体;

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为工业自动化客户带来一个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联网方案,让客户像用小米“米家”app获取家里电器状态一样掌握分散在各地的客户工业现场设备的状态;为最终使用自动化设备的客户随时提供精准的服务支持,同时基于业务和数据发掘新的商业价值!

有没有价值:想想我们大多数人手机里常见的一些app/小程序,比如:

① 天气app/小程序:“天气”应用实现了把各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汇总到气象局最后在用户手机上能获取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天气预报;以前我们是通过收看新闻联播过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收音机了解,相比较而言,现在智能手机时代获取这种天气信息真是及时、便捷多了。

② 顺丰、京东app/小程序:当用户用顺丰寄快递后、当用户在京东购物后,用户可以通过顺丰和京东的app/小程序来查看用户寄送/购买的东西到哪儿了;想想这块信息化不通之前寄送快递、网购是不是2-3天或者多长时间基本靠经验、靠猜的?(当然这块不去深入讨论自建物流的话题)

③ 携程、铁路12306:用户经常用携程买机票、用铁路12306买高铁票;想想那会儿排队买票跟现在比什么体会呢?

④ 微信、支付宝上的“生活缴费”小程序:生活中用户经常通过这样的方式缴纳每月的水费、电费、燃气费等;是不是比以前方便多了?

⑤ 小米公司的“米家”app/小程序:用户可以通过“米家”app/小程序来控制家里的所有小米智能电器:空调、电饭煲、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灯光、小爱音箱等;基于场景的设定和自动化关联,有一些场景应用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

以上,我们还可以举例很多这样的场景例子,

这里面都有一个共性:都属于“云+端”的范畴,都是通过这样的方案来链接设备端、厂商、用户,让各方都能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

回想以前我们没有这些便捷的实现方式前,生活当然也在过,只是有了这些便捷后我们的生活会让人感觉更加便捷和智能,这样的体验已然成为我们当下离不开的潜在的、默认的习惯。

我们已经习惯了基于智能手机在C端常见行为的数字化,那么想想B端领域智能化以后机会有多大呢或者说B端领域怎么就没有改造机会呢?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都期望能实现零停机时间。其中一种可以将意外停机时间降至最低的方法就是,分析各种各样资产的物联网数据以便在问题发生之前快速诊断问题:对设备进行运行监测、故障预警、预测性维护、能效优化等服务,保障设备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运行。甚至于在设备联网后,客户很多业务层面的需求也会激发价值应用的落地,从而为企业实现增值收入以及更高效的客户服务体验!未来引入AI&大数据分析能力,真正实现数据的提炼,帮助客户带来可商业化的价值。

为什么现在是合适的时机做这个事?

1、国家层面这几年一直在推进关于“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政策乃至鼓励措施、工控行业层面也都在推进“设备上云”的趋势,有些行业业主也反向对供应商提出数字化方案的需求;
2、5G & IoT的浪潮才刚刚开始;相信“传统产业+新技术=新产业”的理念!
3、目前行业内遇到的工业自动化设备联网方案都还比较初级(除了大手笔),是大家大多数相对都比较初级,而假定未来趋势必定通往智能,那么现在肯定有机会参与到赛道上来;举例:

① 大家去医院看病拿到抽血报告/CT片子我们大家自己(普通大众)是看不懂报告上的那些数据指标的,需要有医生这个专家来判断你的身体情况,然后给予治疗方案是吃药还是打针还是住院等方案;而现在大多数的物联网方案也是这样数据和报警采集上来再以各种图表展现的阶段;

② 国外新闻报道有学生基于Google开源机器学习系统实现机器比专家更快更准确确诊癌症;据说是在百万级数据中给数据打标签学习,但是一个老中医(这里对标资深行业专家)一生不可能积累那么多病例(经验)!

所以,我相信未来的IIoT方案随着技术的演化会越来越智能,毕竟小米和华为等厂商针对消费领域的IoT在各种技术的联动下已经把用户体验做的很智能,而现阶段工业自动化也有通往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和趋势;

好,那该怎么做呢?尤其是整个方案的核心数据库的选择一直困扰着我们。听到坊间各种方案后续分库分表的麻烦和复杂的维护就无语了。

幸运的是遇到了TDengine,我觉得它的出现给了很多物联网方向的从业者一个巨大的跳板,就好像当年Google Android的开源带给手机厂商的效果一样:可以让很多想要做手机(这里指IIoT方案)的厂商能够快速把产品推向市场,而不用自己去艰难地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这里指数据库设计方案)!

而TDengine优秀的产品力和真开源的商业模式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是最厉害的!

优秀的产品力先是在官网页面几个竞对比较中遥遥领先挑逗着你,后又源源不断在博客里面那么多公司尤其是大公司的物联网案例中证明了,这是给予最初接触TDengine的的人的最大驱动力,驱动你想要去验证真伪;结果就掉坑了,哈哈。当然我们团队也用了快一年了也非常好用,真的是非常好用,这里就体现产品力了,也是我向往的产品力:某一处的长板优势特别明显,足够代表自己的特色&标签、性能优秀、使用便捷。我感觉如果没有TDengine所设计的“一个数据采集点一张表”和“超级表”的理念,光是数据库表如何设计才能应对未来不断增加的设备数量就够人头疼,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设计,前期没设计好会导致后续都是坑;而TDengine让方案提供商可以不用再去管那些复杂的难用的选择了,在我们内部它被称为地基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当然也会出问题,事后证明有些是TDengine自身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代码导致的问题,但是涛思陈玉的给力支持让我们很放心,会觉得只要能解决问题,其他就不是问题;其实这个过程中也是涛思服务能力的体现,专业的支持和快速响应能让你觉得有温度,而不再是面对着其他社区不高效回复的无奈。

开源的商业模式让涛思能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能在Github上打响自己的知名度,快速聚拢用户群/客户群,快速渗透到物联网各个细分应用里去,各项维度数据好看了,VC融资也容易,这样的正向循环也更加增加了用户群对涛思对TDengine未来的信心!尤其是搞技术的人都称赞TDengine连集群都开源才是真的开源,让人在做技术选型验证后不用纠结,真爽。

我们已经陆续有了几个不同行业设备联网的案例,有涂胶机客户、食品包装设备客户、节能降耗偏环保项目的客户、新能源电池产线生产设备的客户、环保设备客户、离心机设备客户等,底层都是基于TDengine。希望新的一年也能落地更多案例。

以上,是我们的简单介绍和使用TDengine下来的心得反馈,以此来给开源社区的内容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TDengine生态越来越好,希望中国也可以走出一家世界排名靠前的硬实力的基础软件公司!

软件正在吞噬世界,TDengine正在吞噬物联网。

上海云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Yangpeng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