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 的d指针

        Qt 的 d 指针,也称作 pimpl(pointer to implementation)是一种常用于 C++ 库设计的技术,它用于隐藏类的私有数据和实现细节,以保持二进制兼容性并减少头文件的依赖。这种技术在 Qt 库中被广泛应用。

        d 指针的核心思想是将类的私有成员变量放到一个单独的内部类中,并在原类中保留一个指向这个内部类的指针。通过这种方式,当内部实现需要更改时,只需要更改内部类,而不必更改公有类的头文件。这有利于减少编译依赖和保持 ABI(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的稳定性。

在 Qt 中,通常会看到这样的类定义:

// 前置声明
class MyClassPrivate;

class MyClass {
public:
    MyClass();
    ~MyClass();

    // 公共接口函数

private:
    Q_DECLARE_PRIVATE(MyClass)
    Q_DISABLE_COPY(MyClass)

    // d 指针,指向实现细节
    MyClassPrivate * const d_ptr;
};

        其中,`Q_DECLARE_PRIVATE(MyClass)` 宏用于声明一些辅助函数,它使得在 MyClass 的成员函数中可以更容易地访问 d_ptr 指向的私有成员。而 `Q_DISABLE_COPY(MyClass)` 宏用于禁止类的复制构造函数和赋值操作符,以避免不正确地复制 d 指针。

对应的,MyClassPrivate 的定义通常在源文件中出现,像这样:

class MyClassPrivate {
public:
    // 私有数据成员和实现细节
};

MyClass::MyClass() : d_ptr(new MyClassPrivate) {
    // ...
}

MyClass::~MyClass() {
    delete d_ptr;
}

使用 d 指针的好处包括:

1.二进制兼容性:在不改变公共类接口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添加或修改私有数据成员。
2. 编译器耦合减少:由于私有成员的定义被移到了源文件中,改变私有成员不会触发依赖于相应头文件的代码重新编译。
3. 封装性:它强制实施了良好的封装原则,因为所有的私有数据都被隐藏在实现文件中。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